《中国循证医学杂志》
我们有理由相信度拉糖肽能够助力医生更好地管理T2DM患者。2005第一个胰高糖素样肽-1受体激动剂(GLP-1RA)上市;201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GLP-1RA列入二联降糖治疗选择之一;2018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(AACE)联合美国内分泌学会(ACE)在共识声明中将GLP-1RA列为单药和联合治疗的优选;2019美国糖尿病学会(ADA)在糖尿病诊疗标准中建议有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肾脏病或心衰、需降低低血糖风险、有减少体重增加或减重需求的2型糖尿病(T2DM)患者可将GLP-1RA作为血糖管理的一部分,建议启动注射治疗优先考虑GLP-1RA
……
随着研发的深入和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,GLP-1RA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降糖药物,在T2DM治疗中的地位迅速提升。根据作用时间长短,GLP-1RA分为短效和长效制剂两大类,短效制剂包括艾塞那肽、利司那肽等,长效制剂包括利拉鲁肽、艾塞那肽周制剂和度拉糖肽等。每周注射1次的度拉糖肽已在中国获批,它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呢?与其它GLP-1RA相比,它具有哪些优势呢?
度拉糖肽角力RCT展实力
随机对照试验(RCT)被誉为治疗性或预防性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的金标准,由于其观察人群的高度选择、干预和对照严格控制,所以获得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数据支撑。在AWARD-CHN2和AWARD-6两大RCT中,度拉糖肽展现出良好的疗效性和安全性。
AWARD-CHN2研究
是一项多中心、随机、开放平行对照研究,主要纳入包括中国在内的血糖控制不佳的774例T2DM患者,在二甲双胍±磺脲类药物基础上,随机给予度拉糖肽治疗和甘精胰岛素治疗,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。
治疗26周后,与基线相比,度拉糖肽(1.5 mg)组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下降1.73%,而甘精胰岛素组下降1.16%,度拉糖肽降糖疗效优于甘精胰岛素(p<0.001)。
此外,度拉糖肽(1.5 mg)组HbA1c达标率(<7%)高达64.8%,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组的40%>
AWARD-6研究
是另一项头对头、随机、开放标签、平行分组研究,在9个国家的62个中心纳入599例接受二甲双胍(剂量≥1500 mg/d)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(HbA1c≥7.0%)的T2DM患者,旨在比较每周一次度拉糖肽(1.5 mg)和每日一次利拉鲁肽(1.8 mg)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
结果显示,治疗26周后,度拉糖肽在降低HbA1c、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血糖达标率上,不劣于利拉鲁肽,二者在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上同样表现一致。
RCT存在一定局限性,如入排标准严格、样本量有限、限制合并用药,注重效力研究,因而内部有效性强。所以RCT与实际临床情境存在一定的差异;真实世界证据(RWE)入排标准宽泛,覆盖广泛人群,注重效果研究,因而外部有效性强,可提供真实环境下干预措施疗效、长期用药的安全性、依从性、疾病负担等证据[7]。两者的具体比较见表1[7]。
表1 RCT与RWE比较
RWE的价值还在于能提供较高的证据等级。在有效性研究方面,对于全或无的病例,RWE与同质RCT的系统评价单个RCT研究一样,为A类证据;在安全性研究方面,RWE应属于高级别的循证证据。
因此,RWE将成为未来医学核心证据之一。度拉糖肽在RCT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性和安全性,那么在RWE中,它是否也同样表现出色?
度拉糖肽在RWE中再显优势
在RWE中,与其它GLP-1RA相比,度拉糖肽的疗效性和依从性优势凸显。一项美国RWE采用倾向匹配评分,评估了2014例从未接受GLP-1RA治疗的T2DM患者,起始度拉糖肽、利拉鲁肽或艾塞那肽QW治疗6个月和1年的降糖疗效。
其结果显示:
随访6个月和随访1年时,度拉糖肽起始治疗降低HbA1c疗效均显著优于利拉鲁肽(随访6个月:-1.10% vs. -0.86%,P<0.05)(随访1年:-0.98%>
图1 度拉糖肽显著降低HbA1C,优于利拉鲁肽
随访6个月和随访1年时,度拉糖肽起始治疗与艾塞那肽QW相比有更好的降低HbA1c疗效趋势(随访6个月:-1.15% vs. -0.92%);(随访1年:-1.00% vs. -0.77%)(图2)。
图2 与艾塞那肽QW相比,度拉糖肽明显更好降糖疗效趋势
另一项真实世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7319例 T2DM患者,观察单药或联合治疗时,GLP-1RA(度拉糖肽、利拉鲁肽、艾塞那肽QW、利司那肽、艾塞那肽Bid)治疗6个月后的用药坚持的比例和中位用药坚持时间。